欢迎来到思茅区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乡镇动态 >> 正文

思茅区思茅港镇:“生态碗”盛上“旅游饭” ,香了游客、富了百姓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7日 23:15 浏览:[] 作者:杨璐 来源: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在家就能赚到钱。思茅港镇橄榄坝村弯手寨村民小组村民普保顺激动地说道。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思茅港镇月亮湾漫漫沙滩这个澜沧江畔“长”出来的天然乐园,成了普洱本地游、周边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近年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思茅港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力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的茶旅融合旅游路线,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以茶文化为立足点

      思茅港镇茨林村是思茅区境内唯一拥有连片、历史悠久、原始生态古茶园的村落。2017年6月,茨竹林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了以老安寨小组种植古茶的64户农户为主要成员的思茅区老安寨茶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老安寨古茶进行保护与开发,将老安寨古茶园、老安寨茶业专业合作社和芒坝鹦鹉寨等特色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们可以参观老安寨古茶园,跟随着制茶师父采茶、制茶体验全程工序,在鹦鹉寨与村民们一起品茶、观鸟。这不仅为群众增收创益,还有效平衡了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2022年,茨竹林村创新宣传推广形式,借着普洱市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思茅区建设“全国有机茶产业发展标杆”和打造“思茅有机茶”区域公共品牌的东风,召开了知味老安寨 2022年“老安寨”区域品牌推介会。此次推介会既是“老安寨”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打造“老安寨”区域品牌的一次创新尝试。

      以红色教育为切入点

      在思茅港镇那澜村的那丙田小组,有一棵两百多年树龄的大榕树。2021年9月11日,以这棵大榕树为轴心建造的思茅港镇关山大榕树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开馆。作为上世纪思普地区红色革命遗址,关山大榕树见证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红色史诗,对传承思普地区红色革命发展史和思茅港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建成至今先后承接市、区1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330余人次到此参观学习和开展主题活动

为充分利用关山大榕树红色教育基地的“打卡”流量优势,纪念馆内还设置了“竹林粮仓”功能区,摆放销售镇内茶叶、咖啡、坚果、晚熟芒果、人参果等农特产品,进一步提升农特产品交易点品牌影响力。

       以芒坝鹦鹉寨为亮点

      在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还有着一个古朴的布朗族村寨——芒坝。这里世代生活着的除了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布朗族群众外,还有数百只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大紫胸鹦鹉,因此芒坝也被称为“鹦鹉寨”。在这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随处可见。     

      通过动物保护组织和摄影爱好者的镜头,“鹦鹉寨”也逐渐被外界知晓。为守护好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在镇林业站和小组党支部的牵头下,村民们经过集体商议决定成立鹦鹉保护协会,将保护野生动植物列入村规民约,为这些小精灵们的自由生活保驾护航。

每年上半年是芒坝的观鸟旺季,“观鸟经济”的红利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机遇。在小组党支部书记王成的带领下,村民杨金伟、李勇等开始建设民宿、餐馆,搭起便于隐蔽观鸟的“鸟塘”,提供带路、摆渡等配套服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以漫漫沙滩为突破点

      据统计,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思茅港镇月亮湾漫漫沙滩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由橄榄坝村牵头成立的漫漫沙滩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收入12万,沙滩区域本地商贩收入32.4万元,科普勰航运公司客运量872人次,地方海事客运量3215人次。“为了让老百姓能够立竿见影地享受到沙滩经营带来的红利,我们把公司收益按村集体收入30%、村民小组管理费用10%、入股农户收入60%的比例进行分配,百姓增收了,积极性也更高了”,橄榄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德才笑着说,“随着沙滩经营逐步规范起来,大家都知道了只要勤劳肯干,个个都能有钱赚”。

“在村‘两委’的号召下,我去年第一批就报名参加了漫漫沙滩的经营管理,这份工作既能挣钱又能兼顾好家里的老人孩子,真的幸福感满满”,橄榄坝村村民、漫漫沙滩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周思思说道。

村民们除了参与日常的经营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沙滩环境,在客流量少的时候也会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也成为了橄榄坝村民们亲手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打印 | 收藏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