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思茅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次会议上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区政府向区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报告关于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办理情况。
思茅区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两违”建筑清理整治工作,较好的遏制了城区及周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高发频发态势,基本解决全区“两违”屡禁不止、禁而不绝问题,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大开发、大建设、大提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思茅区始终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近年来,通过整治,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但在城市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两违”情况也日益突出。为切实抓好违法用地及违法建筑的清理整治工作,思茅区将“两违”整治摆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同等的位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落实此项工作,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自2017年起先后开展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两违”专项整治两年攻坚行动、征地拆迁和“两违”整治大干150天,通过长期整治,有效遏制了区内“两违”新建行为的发生,目前,已实现了“两违”行为的“零增长”。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整治“两违”情况
思茅区于2017年起开展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旨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城乡发展面貌,坚持突出重点、拆改结合、以拆为主,坚持依法治理、属地为主、综合治理,在保持历年来“两违”整治工作战果的同时,结合创建全国明文城市工作,积极开展“两违”整治和拆临拆违工作,有效遏制了群众违法违规的建设行为,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同时把“两违”整治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突破口,及时开展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指数,精心打造靓丽的城乡人居环境。
2017年开始至2019年7月开展“两违”专项整治两年攻坚行动期间,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拆临拆违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思茅区共完成“两违”整治1290宗、整治面积41.1万平方米。
(二)“两违”专项整治两年攻坚行动及“两违”整治大干150天开展情况
随着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推进,“两违”整治工作越发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19年7月,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并印发了《普洱市思茅区城乡违法建筑专项整治两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并在2016年成立的征地拆迁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两违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中心普洱市思茅区“两违”整治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属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形成了全区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思茅区结合“两违”整治专项行动两年攻坚对区内“两违”存量进行分类清理排查,共清理排查出违法用地存量1466宗、451.0878亩,违法建筑3831宗,125.6610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思茅区已整改完成违法用地1375宗433.2亩(完成违法用地存量1466宗451.09亩的93.792%),整改完成违法建筑3479宗116.02万平方米(完成违法建筑存量3831宗125.66万平方米的90.811%),有效遏制了区内“两违”新建行为的发生。
为保证2020年底之前全区存量“两违”建筑基本完成整治,在“两违”整治专项行动两年攻坚的基础上,思茅区于2020年3月30日启动了征地拆迁及“两违”整治大干150天,将“两违”整治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为征地拆迁和“两违”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处级领导为副组长,区属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按照“分片开战、分类实施”原则,实行处级领导包片、科级领导挂点网格化推进责任清单。各位区级领导、相关部门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亲临一线、牵头拿总,以身作则、担当作为,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及时到各自责任片区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对重点区域(思茅街道、南屏镇)内的“两违”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整治清理。
自2020年3月30日“两违”整治大干150天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各乡(镇)、街道共开展“两违”巡查4435次,下发责令停工、限期拆除通知书290份,制止正在建设的“两违”行为160起,共完成整治1148宗35.07万平方米(拆除299宗8.17万平方米,完善849宗26.9万平方米)。
(三)中心城区小区违建整改情况
思茅区高度重视中心城区小区违建情况,对茶和缘、普洱人家、嘉宁花园小区存在的违法建筑问题,按照《十届省委第十一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视移交立行立改问题整改方案》和《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普洱市中心城区“两违”问题立行立改工作方案》的要求严肃处理。
目前,已对嘉宁花园小区按照《普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嘉宁花园项目进行处置的函》(普资规函〔2020〕335号)进行立案调查。茶和缘小区和普洱人家小区所有违建均已停工,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普洱市中心城区“两违”问题立行立改工作方案》有关安排,已把小区违建统计情况发送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违建情况进行分类定性,并确定违建面积,制定分类处置方案,后期将根据分类结果按照分类方案进行处置:其中对于涉及私自加建部分侵占公共空间的区域、通道、绿化的违建户,区综合执法局已对违建户下发了停工和限拆通知书,要求业主自行整改和拆除,区综合执法局也将逐步进行拆除;对于房屋基底及投影面积不变但增加建筑面积的,涉及搭建露台和屋顶加建、自家花园违建的要求恢复原状;其余不增加建筑面积的,要求统一风貌且与原建筑协调。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引导不够深入。由于涉及面广,对象复杂,客观上导致法律法规宣传不易深入;加之宣传的形式单一,致使群众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合法用地、依规建设意识未深入人心。
(二)工作机制尚需健全。因机构改革、职能职责划转等原因,相关部门在行政审批进度较慢,农村宅基地、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由原国土资源部门划转到农业农村部门,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农村宅基地审批、“两违”建筑完善类处置推进较慢。相关职能部门对“两违”整治工作被动,存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的现象,整治工作的合力尚未形成。
(三)存量“两违”建筑处置复杂。存量建筑消除程序复杂,从调查核实、作出限期拆除、责令拆除、强制拆除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请行政诉讼、实施强制拆除,整个处理程序耗时较多,导致存量违法建筑不能及时拆除。加之大部分存量建筑已形成事实且不具备施工条件(建筑密度大、拆除作业面有限、拆除机械无法通行),无法强行拆除。
四、下一步计划
(一)继续加大“两违”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减少存量。
在保持新“两违”零增长的同时,不断减少现有存量,保持现有巡查力度不放松,对重点区域(思茅街道、南屏镇)内的“两违”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整治清理。
(二)强化宣传引导。一是拓展宣传广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APP、展板、条幅、宣传车、海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宣传引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二是深入报道典型。组织拆除有一定影响力的“两违”大户,震慑观望违建户。继续保持“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和宣传力度,在做好拆零拆违的同时狠抓典型,以点带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典型违法建筑进行依法强制拆除,形成明显的震慑效果。三是丰富教育方式。将“两违”法律法规纳入干部培训学习课程,邀请专家授课,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制教育。
(三)严肃考核问责。不断强化纪律监督,明确领导干部不得参与“两违”的行为准则,对各级党员干部念好“紧箍咒”,对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实施行政效能问责调查,对直接参与或变相参与“两违”、违纪违规的,送纪检部门处理。
2020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