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茅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3号建议的答复函 |
||||||||||||
| ||||||||||||
陈洁代表: 您在思茅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创新营销推广方式助推思茅旅游城市发展的建议》(第43号建议),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思茅区以创建旅游城市为定位,以北部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以文旅重点项目为抓手,开发生态旅居、茶咖研学、康体运动等新业态,积极推动“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和精品旅游线路战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突破、强力推进。松赞林卡酒店一期、亚太森林基地、澜湄第一港—漫漫沙滩建成运营,茶马古城旅游小镇获评“国家级非遗旅游街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普洱“世界茶源·养生养心”之旅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南屏镇曼连社区获评“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南屏镇曼连社区高家寨村民小组获评“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象山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区、野鸭塘精品咖啡庄园等项目有序推进,舞蹈《那山·那澜》、国画《古茶飘香》入围“彩云奖”,思茅区入选“2023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全区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二、存在困难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思茅区的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还不匹配,在全国、全省、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具体表现在: 一是旅游产品质量不高、供给不足。全区仅有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6家,5A级景区目前处于一个空缺的状态。三个主要景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景区、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在归类上来讲,基本都属于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下的森林旅游大类,森林旅游的核心卖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本质是游客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和体验,因此森林旅游具有较强的自然性、享受性、参与性。但是在同一城市区域内同时存在3个相同类型景区,就有了单一性和同质化的问题。精品旅游线路开辟推广乏力,游客体验感差,缺乏茶马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成熟度高、受众群体广泛的产品。此外,思茅区夜间经济业态比较丰富的仅有茶马古城旅游小镇一家,但也还存在着演艺内容和形式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是接待能力不足。从旅游需求出发来看,全区目前能开展大型旅游团入园参观游玩的仅有3家4A级景区,每日入园最高承载量为2万人(茶马古道0.5万人,太阳河森林公园1.5万人、茶博苑0.5万人),其余景区均缺少承载大型旅行团的能力。全区目前有酒店519家,总床位数约3.13万张。但其中只有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8家、精品酒店3家、精品旅游民宿11家,没有一家5星级酒店,在高端化、精品化、个性化市场上供给严重不足。 三是部门联动不够。思茅区虽然成立了思茅区节假日旅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但单位各部门在发挥协调联动机制上用力不均,协调配合主动性不强,工作合力长期未形成。 四是服务意识不强。旅游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包括旅游员工心目中对旅游企业整体的评价,反映了公众对旅游企业的总体认知和情感倾向。目前,全区文明安全旅游新环境尚未形成,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的旅游标准体系建设还跟不上快速发展要求。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经营者未能从长远出发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服务质量承诺制度推行、导游专业素养、职业形象服务品牌建设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信用评价体系推广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们各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经营理念不强,缺乏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的精神,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比如,2023年春节期间大量游客涌入中心城区,很多住宿、餐饮行业关门歇业,导致游客来到思茅没有吃的地方、没有住的地方,旅游体验感大大下降,最终导致城市整体形象受损。 五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旅游集散中心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旅游直通车效应发挥不明显,自驾游营地、房车营地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等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比如,针对大规模游客涌入景区预估不足,春节黄金周期间,大量游客集中时间段涌入景区,导致在电瓶车接送、缆车上下等方面的服务不够流畅。再比如,随着茶马古城旅游小镇与茶马古道景区知名度的日渐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长,项目自建的500个停车场无法满足高峰期游客的停车需求,特别是节假日,经常造成交通堵塞,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游客流失的问题。 六是宣传推广效果不佳。旅游宣传缺乏对思茅稳定的整体形象定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整体形象包装不够,宣传方式单一,专业水准较差,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一些旅游品牌的策划上缺乏创意和普遍性,民众知晓率低。大多旅游宣传缺乏针对性,风景多、人情少,静态多、动态少,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思茅区将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以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茶咖文化为三大主题,着力构建“1+4”产业格局,即“一核引领、四片发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核引领”是指创建旅游城市这一核心定位;“四片发力”是指北部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区、中部怀旧历史文化街区、南部咖旅集群区、东部茶旅融合区,力争用三年时间,推进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 特别是在文旅宣传推介方面,将积极采纳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加强思茅文旅的对外传播。一方面,城市定位将更加精准。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最重要的是形象定位和品牌精髓。我们将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整合要素资源,统筹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把品牌创建作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力实施品牌引领行动,通过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建设行动,不断加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开放力度、融合发展深度,不断强化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牵动成效。另一方面,品牌推广将更加精细。我们将对全区投入各大媒体的宣传广告进行精心策划,让广告更有特色,让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要坚持移动优先,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手段开展宣传,扩大网民受众规模。我们将把旅游宣传与各类展会、节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深入分析来思茅旅游的目标群体、潜在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营销,争取用最少的钱宣传出最大的效果。最后,宣传营销将更加创新。好的创意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点石成金,如天津跳水、淄博烧烤、版纳的网红夜市和傣迪狂欢等。我们将依托专业的运营和推广团队,打造结合当地特色和文化属性来打造属于思茅自己的IP,找准网络引爆点和裂变方式,统筹结合线上线下举办活动,维持创意的热度,切实掌握“流量密码”,提升思茅文化旅游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感谢您对思茅区文旅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和理解。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