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10:50 浏览:[] 作者: 来源:
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兰花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手,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与“互嵌式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文明创建新路径,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活力。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凝聚文明创建“向心力”
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引擎,构建“党支部+党员先锋队+群众志愿者”三级联动机制。社区党委牵头成立“文明理事会”,制定居民公约,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居民小区设立基层群众工作联络点,树立“联心驿站”党建品牌,成立“基层治理室”“五老工作室”“银发调解室”,推动多方协同治理。落实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网格长等主体责任,有效化解小区、物业纠纷,解决居民矛盾纠纷153次,实现从应对矛盾化解“堵”,到长效治理正向“疏”。建立图书阅览角、打造文化长廊、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1000余条,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组织各类讲座28场次,依托重要节日、主题活动、自选动作等开展活动48场次,将党的政策宣传、文明新风倡导融入日常,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
(二)网格管理精细化,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
创新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格管理+志愿服务”模式,将辖区划分为4个中网格、26个小网格,选聘26名网格长。通过“居民点单、网格派单、部门接单”机制,共走访家庭7556户19262人、留守儿童123人次、企业(合作社)187家,精准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319件。同时,建立爱心妈妈、蓝天救援服务队、夕阳红调解等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关爱走访特殊、困难人群,结对帮扶单亲、留守儿童,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和低收入人群数据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宣传,办理“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开展多形式就业创业培训,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网格化治理+文明实践”融合,实现矛盾化解和文明提升双目标。
(三)互嵌式发展促融合,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针对社区多民族聚居特点,创新打造“互嵌式发展”品牌。建设“民族融合文化广场”“社区幸福食堂”“暖心调解室”等载体,常态化举办“民族文化节”“便民生活节”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探索“社区共享发展伙伴”7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壮大社区经济反哺民生服务。与云南省15个友好社区结盟,以“社区+N”结对帮扶机制,形成“党建、监督、就业、公益”联体抱团、共建共融发展新模式,打破服务边界,延伸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构筑社区服务人人参与的共建格局。不断拓宽社区‘朋友圈’,激发“社区联盟”新动力,奏响为民服务‘大合唱’,凝聚共建力量打造治理‘共同体’。
兰花社区主动融入党建工作大局,构建跨区域社区共建联盟,探索社区跨区域交流合作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激发居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热情,把社区建设成为“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
打印 | 收藏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