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3日 16:32 浏览:[] 作者: 来源:
2024年,思茅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先后在区委常委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上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我区贯彻落实措施,法治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担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担子,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思茅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思茅区创建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工作方案》规定职责,“关键少数”带头示范作用效果显著。同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培训重要课程,有力有效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通过组织区级部门开展旁听旁审、观看法治相关纪录片等形式,带动学法用法守法风气进机关、进单位、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进小区、进企业、进网络,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二)持续优化政府职能,科学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优化机构职能,推进政府协同高效。科学分配职能职责,设置政府组成部门27个,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构建。依法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按照省、市的权力事项调整,及时做好权责清单的动态优化,并通过政府网站、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场所公开权责清单。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普遍落实“非禁即入”。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和产业园区赋权,市级统一赋权乡镇(街道)94项,区级赋权12项,区级赋权云南思茅产业园区45项,切实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加强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科学制定抽查任务,大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运用,逐步实现职能部门综合监管、“智慧监管”。
二是政务服务持续优化。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载体,持续丰富“1+8+N”政务服务模式,梳理《思茅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2024年版)》139项,应进驻事项1219项实现100%授权。增设移动业务服务窗口,优化提升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接件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2024年累计受理区级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108.3万余件。推动162个“跨省通办”和667个“省内通办”事项窗口落实,办理“跨省通办”事项43614件,“省内通办”事项436850件。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决策
一是建立《思茅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思茅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议审查处理办法》等制度,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2024年制定规范性文件1件,合法性审查率、报备率、入库率为100%。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评估,目前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2件,集中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116件。
二是修订完善《思茅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规范政府工作程序。强化前置审核把关,2024年以来共对42件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同协议等进行合法性审核。依法公开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组织对6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开展后评估,决策程序均规范完善。
三是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为政府开展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提供法律咨询论证。今年以来为光伏发电项目、文某某进京上访事宜等10余件涉法事项提供了法律咨询论证意见。同时,通过专门聘请、统一聘请、区属律师事务所挂包村(社区)的方式,实现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四)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推进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一是以优化行政执法体系为重点,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下沉力量,扎实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区级设置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城市管理、应急、交通、生态环保6个领域的执法队伍,各乡镇(街道)设置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从“多个部门分头查”到“一支队伍综合查”的转变,执法效率不断提升。二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实现年度行政执法数据100%公示。三是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四是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案件评查,评查执法案件1051件,合格案件占比达98.3%。五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工作,完成行政执法人员每年不少于60个学时的培训任务,截至目前全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人员1340人。
(五)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促进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设立行政争议协同化解中心,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4年人民调解组织调解1014件,调解成功742件,调解成功率达73%。二是在区法院成立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推行“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2024年,共委派调解案件7978件,成功调解6678件,调解成功率达83.7 %。三是典型引路加强基层治理,南屏镇派出所创新建立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融、问、调、议”工作法,较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4年镇辖区未发生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在六顺镇成立全国首个“人象冲突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和全国首家“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将矛盾纠纷隐患解决在一线,工作室成立以来共为群众协调解决象损赔付资金1104.21万元,惠及农户4176户。四是成立复议咨询委员会,加快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行政复议队伍,2024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06件,受理171件,办结146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按规定出庭应诉,对重大、社会关注程度高的案件出庭率为100%,全年全区行政机关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审82件,其中区政府作为被告的案件7件。
(六)强化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是严格落实“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原则,优化1个区级总体预案、8个自然灾害专项预案、7个乡镇(街道)基层总体预案及各有关单位的应急预案。构建形成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为主,茶城阳光救援队、金孔雀救援队等为辅,民兵为后盾,社会力量和民众广泛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区内现有应急避难场所11个,有专业救援、综合应急救援等15支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二是依法有效处置今年8月20日发生在倚象镇的4.6级地震,顺利完成灾情排查、抢险救灾等工作,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七)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一是积极支持和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清廉思茅”建设、耕地保护和非煤矿山整改整治等监督工作。二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农村两污治理等工作13项。与区政协围绕南部开展平安法治思茅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旅游城市建设、思茅河治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协商12项。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政府信息公开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2024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830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6件。四是强化政务督查。聚焦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严格开展政府督查工作,2024年对29项工作进行督查。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思茅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法治政府建设关键环节仍需加强。部分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单位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决策意识不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够规范,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仍需提高。
(二)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单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不到位,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协同协作、执法衔接还不够顺畅。
(三)法治人才保障不足。客观上受机构编制的影响,部分行政机关执法领域专门人才偏少,特别是法制审核人员严重不足,执法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抓实抓好区委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职责,不断完善政府及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全过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二)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强化指标引导,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对标对表《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防范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完善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推进依法行政保障措施,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三)深度发挥舆论宣传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继续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经验成效宣传力度,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应对风险、推动工作的能力。依托“八五”普法工作,统筹推进法治宣传和道德教育,突出“关键少数”、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普法活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3日
打印 | 收藏 | 关闭 |